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
學科代碼:0816
一、學科簡介
山東理工大學測繪工程專業始建于1960年,2006年獲得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,2010年獲得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,2014年獲得測繪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。
學科擁有一支職稱、學歷、年齡層次合理、知識結構交叉互補的導師梯隊?,F有教師32人,教授5人,副教授10人;擁有教育部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、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教學指導委員會、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大地測量專業委員會委員各1人;聘請中國科學院許厚澤院士為特聘教授。
近5年來獲國家級項目8項,省部級項目17項,地廳級15項,橫向項目70項,縱向項目經費306.4萬,橫向項目總經費1021.6萬元。共發表學術論文122篇,其中SCI、EI、ISTP檢索論文46篇、核心期刊論文58篇,出版專著教材4部,授權專利7項。學位點目前擁有山東省基礎地理空間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山東省高?!笆濉敝攸c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臺,擁有山東省骨干學科實驗教學中心,下設工業測量、精密工程測量、攝影測量與遙感和GNSS定軌四個專業實驗室。
畢業研究生年度一次就業率均為100%,其中考博率30%,從事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工作率95.6%,畢業生分布在全國測繪、地理信息、遙感等行業知名企業,普遍受到用人單位好評。其中,數人已獲得中科院“百人計劃”和研究員(教授)職稱。國際合作交流方面,與澳大利亞ADELAIDE大學、UNSW Sydney大學以及美國George Mason大學在基于遙感與GIS的低碳城市規劃設計、微波遙感與光學遙感融合等方向進行了合作交流。
學位點教師致力于現代大地測量與數據處理、數字攝影測量、資源環境遙感、GIS理論與應用等領域的研究,其中在低空攝影測量和高性能GIS計算方面形成了特色與優勢。立足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和山東省“新舊動能轉換”發展戰略,未來5-10年爭取將本學科建設成為山東省一流學科。
二、培養目標
立足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,面向測繪領域,培養基礎理論扎實、創新實踐能力強,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、職業道德和開闊的國際視野,能夠獨立從事測繪領域基礎理論研究、技術開發與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。
1. 認真學習和領會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的重要思想,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,熱愛中國共產黨,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,熱愛祖國,遵紀守法;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,以及科學嚴謹、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和工作作風。
2. 具有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扎實的理論基礎、系統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。掌握空間大地測量理論與技術、精密工程測量、GNSS定位與導航、數字攝影測量、遙感圖像處理、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等基本理論、技術和方法,具備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的能力。
3. 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,能順利閱讀本學科領域的科技資料及文獻,并具備一定的聽、說和寫作能力;掌握一門計算機語言,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從事工程數據處理與系統研發;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、較強的創新能力與適應能力。
4. 培養熟悉學科發展前沿和動態,能夠在測繪地理信息、國土資源、交通、城建、規劃、水利等領域及部門從事測繪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,工程設計、實施和管理,系統開發,教學等工作的創新型、應用型高層次人才。
三、研究方向
測繪科學與技術(一級學科)學術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設以下4個研究方向:
1. 現代大地測量與數據處理
2. 數字攝影測量
3.“3S”技術及其在精準農業上的應用研究(交叉方向)
4. GIS理論與應用
研究方向簡介見附表1。
四、學習年限
學制3年,修業年限2-4年,科學研究和論文撰寫時間不少于1年半(從開題通過之日起計算)。經導師同意,可申請提前畢業,但科學研究和論文撰寫時間要求不變。休學時間不計入學習年限。
五、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
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,學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17.5個必修學分和8選修學分的學習任務??鐚W科攻讀學位研究生需根據導師要求修讀2門及以上專業基礎課程,考核合格后方可參與開題答辯,成績不計入成績單。
課程設置情況見附表2。
六、培養方式與培養環節
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,鼓勵實行以導師負責為主的指導小組(團隊)制。導師負責制訂研究生培養計劃,且對研究生的思想品德、學術道德有引導、示范和監督的責任。
1.開題報告
為確保學位論文的質量,研究生應通過文獻閱讀、學術調研,確定論文選題和研究內容,經導師同意后于第3學期末提交開題報告。由本學科專業5人及以上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學生所做開題報告進行評審,提出評價和修改意見,不通過者可限期重做,仍不通過者終止培養。
2.中期篩選
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后,以研究生培養方案為依據,在第四學期對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、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、科研創新、實踐能力及健康狀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。其目的是總結評價研究生入學以來的學習科研情況,及時發現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,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。中期篩選考核小組確定考核成績為“合格”者,可以繼續完成學位論文;考核成績為“不合格”者,經所在單位簽署意見,研究生院審核,報分管校長批準,終止學籍,做研究生肄業處理。
3.實習實踐
教學實踐:教學實踐在第二學期專業課程教學期間進行,時間累計不少于1個月的工作量,結束后由導師寫出考核評語,考核通過即獲得1學分。
專業實踐:應安排至少1個月的時間(可以利用寒、暑假)到生產、設計研究單位進行實踐訓練,也可以參加結合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或實驗室等工作。導師考核合格即可獲得1學分。
4.創新創業
完成下列4項中的2項,即獲得創新創業2學分:
①進行3個月出國學習或學術交流;
②參加學術會議并宣讀論文,或做公開學術報告2次;
③參加全國性的科技競賽、創意設計、創新創業競賽等并獲獎;
④參加6次以上與本學科相關的學術報告,并提交總結。
未達到學術交流要求的碩士研究生將不能參加論文答辯。
七、學位論文
碩士學位論文是碩士研究生科學研究工作的全面總結,是描述其研究成果、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學術文獻,是申請和授予碩士學位的基本依據。學位論文撰寫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和核心,必須嚴格按照規范執行,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:
1. 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。
2. 學位論文一般程序為:文獻閱讀和調研、初步寫出研究課題綜述、撰寫開題報告、理論分析與研究、科學實驗、論文撰寫、論文送審和論文答辯等環節。
3. 學位論文要求理論聯系實際,內容充實、技術先進、結論正確、格式規范、條理清楚、表達準確。論文結構包括:題目、中英文摘要、目錄、正文、參考文獻、致謝、研究成果、附錄等。
4. 學位論文對所研究的課題應在理論分析、科學實驗、工程應用與指導實踐等環節具有一定的創新性,提出一定的新見解。
5. 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先進性,應反映出作者對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掌握情況,反映出作者綜合運用有關理論、方法和手段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能力。
6. 學位論文嚴格按照《山東理工大學關于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有關規定》和《山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》的有關規定組織評閱與答辯。
八、畢業與學位要求
滿足畢業要求,可獲得畢業證書;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基礎上,如滿足學位授予標準,可授予學位證書。
(一)畢業要求
測繪科學與技術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要求:
1.熱愛祖國,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,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,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,遵紀守法,身心健康;
2.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學術道德,實事求是、勇于創新;
3.修讀完培養方案規定課程和其他培養環節,成績考核合格;
4.完成論文答辯,成績合格;
5.符合學校有關規定的其他要求。
(二)學位要求
嚴格執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》、《山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評審辦法》、《山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》以及建筑工程學院碩士學位授予有關規定。
附表1:研究方向簡介
類 別 | 培養目標 | 支撐課程 | |
綜合素質 |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,熱愛祖國,遵紀守法,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,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,身心健康。 | 自然辯證法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、東方哲學與現代化、科研素養與創新能力。 | |
綜合能力 | 具有測繪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,了解本領域的發展動向, 掌握解決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,具有獨立從事測繪地理信息工程設計、工程實施,工程研究、工程開發、工程管理等能力。 | 數值分析、計算機科學前沿技術應用系列講座、科技英語寫作。 | |
研究方向 | 現代大地測量與數據處理 | 掌握小波分析、非線性規劃、驗后方差分量估計等基礎知識,從事現代大地測量與數據處理理論、方法與應用等方面的研究。 | 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理論與技術、現代測量數據處理理論、變形監測數據處理、時間序列分析、小波理論及其應用、組合導航系統原理與應用、物理大地測量學、神經網絡技術及其應用。 |
數字攝影測量 | 掌握攝影測量、計算機視覺、數字圖像處理、模式識別等理論方法,從事無人機低空攝影、三維激光掃描數據等處理方法及管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。 | 低空攝影測量原理與應用、數字攝影測量、遙感數字圖像處理、可視化編程語言(C++)、三維激光掃描測量與建模、3S技術前沿。 | |
“3S”技術及其在精準農業上的應用研究 | 以掌握“3S”理論知識為基礎,從事生態環境評價、災害遙感以及農業減災防災等方面研究。利用“3S”技術進行農業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、區域水資源管理與保護系統開發、田間時空變化信息獲取、土壤和作物變化監測等,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指導農業生產。 | 遙感數字圖像處理、高光譜遙感、海洋測繪技術與應用、微波遙感、遙感地學分析與應用、地理信息系統開發、IDL在圖像處理中的應用。 | |
GIS理論及應用 | 掌握空間分析、面向對象語言、空間數據庫等知識,從事地理進空間數據融合、時空大數據分析與應用、高性能計算等研究與開發。 | WebGIS開發、地理信息系統開發、海洋測繪技術與應用、地理空間數據挖掘、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、空間信息模式識別、面向對象的GIS程序設計、Java程序設計、 |
附表2:培養計劃
學科名稱 | 測繪科學與技術 | 學科代碼 | 0816 | ||||||||||
單位名稱 | 建筑工程學院 | 培養類型 | 學術學位碩士 | ||||||||||
學分要求 | 總學分:?32.5,必修課程學分:17.5,選修課程學分:? 8 | ||||||||||||
課 程 設 置 | |||||||||||||
課程類型 | 課程編碼 | 課程名稱 | 學分 | 學期 | 備注 | ||||||||
學位課程 非 | 公共必修課程 8學分 | G16002 |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| 2 | 1 | ||||||||
G16003 | 自然辯證法 Dialectics of nature | 1 | 1 | ||||||||||
G14001 | 研究生英語 English for Graduate Students | 3 | 1 | ||||||||||
G14003 | 口語 Oral Language | 1 | 1 | ||||||||||
G15001 | 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 Thesis Writing and Academic | 1 | 1 | ||||||||||
學科平臺課程 9.5學分 | 110004 | 矩陣理論 Matrix theory | 2.5 | 1 | 必選 | ||||||||
070042 | GNSS數據處理 GNSS data processing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43 | 遙感應用分析原理與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analysis | 2.5 | 1 | ||||||||||
070001 | 現代測量數據處理理論 Modern theory of measurement data processing | 2.5 | 1 | ||||||||||
課學位課程 | 方向選修課程 ≥8學分 | 070012 | 空間數據庫 Spatial database | 2 | 1 | 選修1-2門全英文課程 | |||||||
070004 | 現代大地測量理論與技術 Modern geodesy theory and technology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07 | 時間序列分析 Time series analysis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08 | 小波理論及其應用 Wavele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11 | 組合導航系統原理及應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15 | 地理信息系統開發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| 2.5 | 2 | ||||||||||
070018 | IDL在圖像處理中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IDL in image processing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19 | 三維激光掃描測量與建模 3d laser scanning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20 | 高光譜遙感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21 | 變形監測數據處理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ata processing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26 | 可視化編程語言(C++) Visual programming language (C++) | 2 | 1 | ||||||||||
070032 | 遙感地學分析與應用 Remote sensing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35 | 微波遙感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41 | 空間信息模式識別 Spatial inform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44 | 數字攝影測量 Digital photogrammetry | 2.5 | 1 | ||||||||||
070045 | WebGIS開發 WebGIS development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46 | 遙感數字圖像處理 Remote sen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47 | 低空攝影測量原理與應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low altitude photogrammetry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48 | 物理大地測量學 Physical geodesy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49 | 海洋測繪技術與應用 Marin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50 | 地理空間數據挖掘 Geospatial data mining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51 | 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patial analysis | 2 | 2 | ||||||||||
070052 | 面向對象的GIS程序設計 Object-oriented GIS programming | 2 | 1 | ||||||||||
070053 | 神經網絡技術及其應用 Neural network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| 2 | 2 | ||||||||||
移動GIS Mobile GIS | 2 | 1 | |||||||||||
3S技術前沿(全英文) 3S Technology Frontier | 2 | 1 | |||||||||||
GNSS空間天氣監測技術與理論 GNSS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Theory | 2 | 1 | |||||||||||
070054 | JAVA程序設計(全英文) JAVA programming | 2 | 1 | ||||||||||
110001 | 數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| 3 | 1 | ||||||||||
素養選修課程 ≥1學分 | 150084 | 東方哲學與現代化 Eastern philosophy and modernization | 1 | 2 | |||||||||
050058 | 計算機科學前沿技術應用系列講座 Computer science advance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lecture series | 1 | 2 | ||||||||||
020112 | 科研素養與創新能力 Scientific research accomplishmen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| 1 | 2 | ||||||||||
140004 | 科技英語寫作 Scientific English writing | 1 | 2 | ||||||||||
其他 | 補修課程 不計學分 | 導師 確定 | |||||||||||
其他培養環節(6學分) | |||||||||||||
培養環節 | 相關內容及要求 | 學期 | |||||||||||
開題報告 (1學分) | 在第三學期末完成開題 | 3 | |||||||||||
中期考核 (1學分) | 在第四學期進行中期考核,不合格者終止學籍 | 4 | |||||||||||
實習實踐 (2學分) | 教學實踐:導師安排和考核 專業實踐:導師安排和考核 | 2-6 | |||||||||||
創新創業 (2學分) | 1.進行3個月以上的出國訪學研修或學術交流; 2.參加學術會議并宣讀論文,或做公開學術報告2次; 3.參加全國性的科技競賽、創意設計、創新創業競賽等并獲獎; 4.參加6次以上與本學科相關的學術報告,并提交總結; 每項記1學分,需完成2學分。 | 1-6 | |||||||||||
培養單位 教授委員會主任 | 培養單位 負責人 |